大器可以晚成,愛智慧永不嫌晚
主筆:紫微雲執行長 鍾世森
2019年9月9日 (星期一)
「哲學」philosophy 源於希臘文「ψιλοσοψια」,譯成拉丁文為 Philosophia。Philo(ψιλο)代表「愛」,Sophia(σοψια)代表「智慧」;Philosophia 即「愛智慧之學」(the love of wisdom)。
這裡的「哲學 (愛智慧)」並不是那種彷彿是束之高閣、高調的「哲學」、蔘氣重的「哲學」、聽不懂的「哲學」;不是讀書、不是擁有知識,而是1種可以立即改善人生的、真正「生命的學問」。如 Lisa Nichols 麗莎妮可絲在這篇《為什麼有些人無法度過難關》所分享的,她的生命的學問:第一步是「走出過去的自己」;過程中還要能「不受他人異樣眼光」阻礙。
麗莎妮可絲在訪談中表示:很多人之所以無法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,是因為他們太過依戀以往的自己: The reason why a lot of people won’t become who they want is because they’re too attached to who they’ve been.
我們想要成長,但我們都想得到所有人的認同。我願意為了救贖自己,去承擔不被認可的風險。我們大部分的人並非如此。臉書是一個例子,我們想要被點讚認同。今天我醒來,我先讚許我自己,所以你的讚都「額外的」。We want to grow, but we want to all stay liked by everybody. I was willing to be my own rescue at the risk of your approval. Most of us aren’t like that. Facebook is an example. We want to be liked. Well, I woke up and I like myself today so your like is extra.
如果每天我們都活在「今天我能得到幾個讚?」的生活裡,就永遠無法體會出「讚者,即非讚,是名讚」的道理;更有可能活得一成不變,錯過最佳「殺破狼 (七殺破軍貪狼)」配合祿權科的時間與機會,無法愛智慧 Philo-Sophia,並在對的時間,果決「斬斷前世孽緣,開創美好人生」。
2019年9月8日,筆者趁著照顧小孩的空檔,看完權威財政雜誌富士比發行人,利奇•卡爾加德 (Rich Karlgaard) 所著的:大器可以晚成(Late Bloomers)。非常讚同該書強調:「行動力、創造力不會只專屬於年輕人」這句話,其實我們之中有很多人,只是需要更多時間,不斷累積各種經驗,多方嘗試粹煉,才能找出一條可以充分發揮天賦、把握機會、 展翅高飛, 以拓展寛廣的人生大道。
經由本命以降各級忌煞的干擾摧逼,人生確實是充滿著阻礙、挫折、迂迴轉折與打擊失望。這些社會通念下負面不愉快的經驗,卻能帶來堅強決心、更多本事和人生智慧,這不就是呼應了筆者上課常常談到的「忌煞反射效」!
筆者在過去服務法律案件及論命實證上,也常常驚訝地發現,幾乎大器晚成的人,通常會更懂得自省、樂於傾聽他人的意見與忠告,更謹慎體貼、耐心十足,非常具有同理心,懂得設身處地替别人著想,更能管控情緒,排除負面情緒,情商比較高,日常生活及職場上,處理各種正負人事物,也比較能夠做到「人情練達、世事洞明」。無怪乎,他們比大多數年紀輕輕,就獲得成功的人,更能妥善面對逆境,「 關關難過關關過」的挑戰難關。
貳、智慧是修行的最高境界
古往今來,「智慧」幾乎是被視為人類修行成就的最高境界。雖然人類著迷於用各種方法去追求智慧,智慧卻直到50年前,才成為學界實證研究的主題。美國加州老年神經心理學家維維安.克萊頓,在1970年,她認為:智慧是通常考量到現實情況的深思行為。
還有一位心理學家施陶丁格,現為哥倫比亞大學高齡化研究中心主任,把智慧定義為:「應對生活實際根本層面的老練知識系統」。吾人東施效顰,野人獻曝,認為智慧乃是: 在工作中修得工作心流 (the “flow” via work),隨時做到三心不可得,活在當下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而且拳拳服膺,子曰:「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,游於藝。」解釋其意爲孔子說:我是立定志向,實踐修己安人之道( 天道和人道),做事以道德為根據,待人處事的態度以仁為依歸,樂於學習六藝,培養自己的藝術素養。」這正是筆者率領紫微雲團隊,一直努力奉行、戮力實踐的事情!
參、韌性的特質
按照該書所述:大器晚成的人,往往具有非常特殊的優勢,就是韌性,根據「今日心理學」雜誌的定義:「韌性是一種難以詳細說明的特質。」,有些人,儘管被人生橫逆擊倒,卻能夠越挫越勇,變得更加頑強抗壓,捲土重來時,更容易成功。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臨床心理教授莫頓.謝維茲,補充說明道:「韌性不是一種被動消極的特質,而是面對逆境衝擊時,採取大智慧因應的行動」。
肆、智慧隨著我們年齡經驗而增加
基於各種研究顯示,智慧並非人人與生俱來,也無法經由某大師在您頭上灌頂,智慧満分,一蹴可幾。更不是 SAT 測驗拿高分,或是世界各地知名大學畢業,身上擁有亮眼學歷光環,就會很有智慧。或是現代工商社會逮到機會,汲汲營營,在銀行有八位數美元的存款,或者是臉書、Instagram,有幾百萬個網友追蹤訂閱,都不會讓你擁有智慧。
事實上,智慧絶是來自我們面對人生的各級忌煞引發的難題之後,淬煉啓廸出來的高尚情操、堅韌性格、經驗特質。智慧來自多年的起起伏伏,來自一生面對新挑戰所結合的知識、經驗和直覺。如同作家丹尼爾.布朗所說:「智慧是能看見我們年輕時,不易看見的生命層次。」壯哉斯言。吾人確信,智慧隨著我們年齡經驗而增加。
伍、耐心與磨練會豐富人生智慧
美國矽谷有句常被流傳的話:「越常失敗就越快成功,因為失敗,你得去嘗試,然後再更努力去嘗試。」由此證實,等同於筆者上課常常講的:「我們跌倒 7次,第8次一定要爬起來,因為失敗為成功之母,堅持到最後,天道酬勤,老天就會讓你成功!」
筆者看過很多成功的人,就是因為有耐心和毅力,極度專注自己本業或興趣,充滿熱誠,堅持度令人動容佩服,這類人在人生任何階段,都有機會可能獲得重大突破。許多一夜致富的例子,其實是歷經20年、30年,甚至50年的堅持不懈,才能水到渠成。
當我們經歷越來越多的大限、流年,諸般忌煞磨練,產生不計其數的逆增上緣;或是因努力打拼,取得更多祿權科的順增上緣,必然磨練出更豐富的人生智慧,也就是生命的學問。
陸、每一個人都可以大器晚成
命好,不如身好,身好不如大限好!無庸置疑,每一個大限,都會給每一個人許多考驗。各位同修們:千萬不要妄自菲薄,認為當年文書宮行運不佳,無法取得高學歷。其實,「在校優等生,出了社會未必是優等生」。每一個人都可以大器晚成,這個晚成,更不必拘泥於社會通念的功成名就,或者是否高居廟堂、有無積財萬貫,居住華廈!
相關文章
2020新年新希望 最新 2020年1月3日
紫微雲2020年的展望 2019年12月30日
大器可以晚成,「愛智慧」永不嫌晚 2019年9月9日
改造「天空」的大師:安迪·普迪康比 2019年9月4日
想要改變世界之前先改變自己 2019年7月22日
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2019年6月26日
端午節有感 (下) 如何快速提升身心靈能量,同時體感膚受各級忌煞的驚人威力 2019年6月10日
端午節有感 (上) 論端午交接氣 2019年6月10日
紫微雲是天下人修道的首選 2019年4月13日
命理的生命——不是邏輯,而是經驗;談論命如何符合生活現實 2019年3月27日
淺談大數據 2019年2月15日
紫微雲科技的全球市場展望 2019年1月25日
紫微雲2019年的展望 2019年1月17日
認識紫微雲 2017年9月25日
回到 紫微雲教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