購物車

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。

2017/12/06 親人往往是成就自己修行圓滿的柴火

壹、若無累世的因緣果報,不會結為至親好友

一、手足或是至親往往有些是報恩還債,有些是宿仇要債。

筆者去年處理一件遺產法律案件,七個兄弟姐妹,為了父親留下的大筆遺產,爭得不可開交,卻對已經91歲,罹患老人痴呆症的老母奉養,推三阻四。他們的年齡,都已經是阿公、阿嬤級了!

記得,有一次在本所,由本人負責召開協調會。在協調會中,幾位信仰基督教的姊妹們,為了要求多分一點遺產,而爭得面紅耳赤、狠話盡出,甚至彼此動手動腳,場面非常難看!

當時大姊突然大聲吼叫,指責這些妹妹說:「妳們都是一日基督徒。」(意思是說星期一到星期六不遵守教規,到了禮拜天,再去教會懺悔贖罪。)

接著最小的弟弟又補上一句,父母就是你們的上帝、佛祖,父母都不要了,你們去拜或是信仰任何宗教,都沒有用啦!

記得當大姊和小弟說完時,突然鴉雀無聲,空氣彷佛凝結,七個兄弟姐妹面面相噓,啞口無言。

吾人認為,任何人都不可能只靠自己活在世上,我們是託祖先的庇蔭,才得以來人生走這一回,這也就是「百善孝為先」的道理。

二、筆者觀察現代許多人都是過著「遠交近攻」的生活。

換句話說,為塑造自己良好的社會外在形象,凡事皆可以對家人以外之人,客客氣氣,事事隨順忍讓,然而卻是對自己至親之人,脾氣暴躁,毫無耐性又百般苛刻挑剔,視同仇冦,極盡糟蹋之能事。

事實上,很多這樣的人,步入中年或是臨老命終以前,貧病交加,孤苦伶仃,子女配偶無法與其共同生活,縱使口袋有錢,子女也不願承歡膝下,巴不得父母趕快往生,得以繼承遺產。

因此,應驗筆者常常講的那句話:「可憐之人,必有可恨之處。」而我國民法,第1118條之一規定:扶養義務之免除及第1145條規定:繼承權喪失之事由。 其立法意旨,就是最明顯現代版的「因果律、現世報」的體現。

貳、在校優等生,出了社會,未必是優等生

一、吃虧就是佔便宜,何況是對認識自己的人好。

今天的社會沒有戇人,我們每個人所作所為,大家都看在眼裡,只是不願意明說而已。對家人不好的人,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,他也絕對會越來越沒有朋友。因為日久見人心,路遙知馬力,板蕩識忠貞,疾風知勁草。

陣子,報載一位就讀北一女中高一才五天的學生,跳樓自殺,她的父母都是屬於人生勝利組,由建中、北一女畢業,而且皆為醫學系畢業,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,同步後麈。

很多人一生,都活在名校的光環之下,自我陶醉,其實是蠻可悲的,因為他的生命價值,竟然是由別人來定義。

無庸置疑,全世界最大的博士內閣在台灣,可是為什麼我們國家的競爭力却江河日下?為什麼16年來薪水未曾調昇過?高學歷其實不一定代表高品質、高能力。

筆者內人也是北一女畢業,我常常提醒她:考上北一女,只代表妳國中時,將教育部規定的國中教材,學習的比同年齡的人深入,此外,因妳的文書宮漂亮,並非代表一輩子,在各方面,妳一定都比別人優秀。

台灣晶圓之父張忠謀最近演講說:「我的人生學習95%,是從畢業才開始,學校教育只占了5%左右。」張董事長的真知灼見,確實給當今許多「仍抱著學歷至上主義」的人,起了振聾發聵的作用。

筆者敢問:三十年前迄今的大學聯考狀元,如今安在哉?

二、百善孝為先。

筆者常常說到,如果對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好的人,你跟他做朋友,他會 真心相待嗎?講難聽一點,恐怕只不過是有利害關係的時候,他才會理你吧! 尤其當彼此沒有利害關係的時候,您可能就是免洗餐具,被他用完就丟了!

百善孝為先(Filial pie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virtues),易言之, 如果不懂得孝順長輩父母,友愛兄弟姐妹,疼惜配偶的人,豈還會真心幫助他人嗎?常言道,一個人的家,就是他的城堡。(It is often said"a man’s home is his castle.)

到大陸旅遊,可以看到杭州城隍廟前二個圓柱上,雕刻的一副對聯,書寫的內容是:「善緣、惡緣,無緣不成夫妻, 要債、還債,無債不成父子。」這兩句話,道盡了天下夫妻、子女等至親的三世因果關係。

三、自己是最大的敵人(your biggest foe is you)。

成功的人找方法,失敗的人找藉口,人類往往在克服困難中,能夠產生無比的勇氣,以及建立高尚的品格。常常抱怨工作辛苦的人,終其一生,不會有真正的成功。因為真正的失敗,乃是跌倒了,不願爬起來。換言之,跌倒七次要爬起來八次。

親人所出的考題,往往也是讓許多社會上,所謂的成功人士,無法回答或解決,「最大的敵人是自己」,因為沒有勇氣面對吃定自己的親人做出最起碼的「正當防衛」。當然,最終原因乃是無法參透「有情就是無情,無情就是有情;陽中有陰,陰中有陽」 的道理。

參、廣泛閲讀有益身心的書籍,也能夠快速獲得生命的覺醒

一、在家庭之中養成閱讀的習慣。

一個沒有書籍雜誌報紙的家庭,如同一間沒有窗戶的房屋。有了書籍雜誌報紙,可以讓小孩從小時候就養成閱讀的好習慣,筆者衷心建議,各位同修們,少看一些膚淺的電視,其實人們對各類電子媒體上,言不由衷的藝人,揑造事實,畫唬爛一流的名嘴、講話模稜兩可的政客,已經逐漸望而生厭。

耶魯大學校長曾說過:「能夠活用書本知識的青年人,才是真正各界需要的人才。」今天台灣許多家庭,由於大人的工作忙碌,小孩容易沉醉在電玩網路虛擬的世界,所以才會有台大宅男殺人事件的發生。

二、人生的許多學習要靠「閱讀」來獲得。

人生苦短,不可能每件事情的認知都靠經驗去取得,吾人確信透過廣泛大量的閱讀,絕對是最好的方法之一。

人類大腦中約有10的12次方個神經元,主動的閱讀並心領神會,可以使大腦神經元的連結,變得非常活躍。久而久之,大腦皮質也會跟著逐漸增厚,大腦就會產生各種認知能力。

三、台灣師範大學張春興教授曾經說過:「青少年的問題,種因於家庭,顯現於學校,惡化於社會。」以上論述,和筆者研究紫微斗數的驗證是不謀而合的。

因為第一步大限的童蒙養正,確實是非常重要。第二步大限文書宮行運好壞,不管大限順走者為父母宮,其官祿宮座在僕役宮,大限逆走者座本命兄弟宫,表示兄僕線上,所交的同儕朋友,所形成塑造的青少年次文化(subculture ),對青少年的人格心性、學習習慣、道德認知等之養成,確實起了關鍵性的作用。

肆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

一、吾人認為人生苦短,應該追求「心之所向」。

筆者對斗數的熱情,來自於無意中的發現,加上大量的閱讀各類書籍,與不厭其煩地和眾生對談,經過長時間的深度耕耘累積的經驗。很多客人問筆者,他們是否適合學習我司法門,我都會告訴他們:「熱情不會從天而降,興趣必須再三重新觸發,就像在找伴侶,需要用心去感動對方,才能得到對方的回饋。」

進一步説明,筆者對紫微斗數產生興趣後,功力的累積,其實來自於「刻意練習」,並將刻意練習,歡欣愉悅的養成習慣。最後便能熟能生巧,趨近完美!

我認為眾生必須養成,「針對自己能力所及的事,持續腳踏實地,不厭其煩地, 付出努力的習慣。」這種習慣,很多方面,絕對有機會超越才華,這就是「勤能補拙」的明證。

筆者能夠成為研究生命學問的專家,根本的原因,除了我的練習方式,和一般人不同外,首推我累積上萬小時以上,和各行各業的眾生,面對面、一對一,或一對多的深度懇談。

順便敍明一下,所謂的「刻意練習」(deliberate practice)乃是學習練習任何法門過程,需要明確目標,極度專注,反省檢討,走出舒適區等方法。

二、筆者為眾生解惑或傳道授業,我的企圖心(intension)希望能夠大量造福並幫助他人,改變自己命格的缺點,提供正確又迅速的方法,躍升眾生的身心靈能量。

在筆者眼中,皆把每個人當作一本書,值得細細去品味,對每一個眾生,願意和我分享其命盤中顯現的過去、現在或未來一切的人事物碰撞,吾人皆無時無刻,心存感激。當然,筆者命座擎羊星的命格,所蘊涵追根究底的星性也是非常大的動力之一。

伍、不是至親好友,不會入闈擔任「生命的學問」之命題委員

一、筆者在命理和法律實務上,碰到太多各行各業工作表現亮麗、頭角崢嶸, 所謂的人生勝利組的人,向筆者傾訴,其家人至親給他帶來許多負面人事物碰撞,不足以向外人啓齒的痛苦。不但長年困擾他的心靈精神,更令他束手無策,以致於痛苦萬分,每當下班回家,總是步履維艱,近家門情更怯。其實,原因不外乎親人,最易「貴遠鄙近」。

仔細思量,人們外在的成就或是學識名位,充其量只是得到身體以外的人事物, 跟生命內界心底的覺醒,事實上並沒有太大的關聯性。前者是「學問的生命」, 至於如何化解家庭成員,至親至愛,給咱們帶來的各類衝擊挫敗,或是產生 終身的苦痛傷悲,那可就是要歸類於「生命的學問」之範疇了。

不要懷疑,這二者卻是非常不一樣呢!

很不幸的是,筆者發現大多數的人,終其身一生,孜孜矻矻追求豐富又高人一等之「學問的生命」,很可惜,竟然往往忽略,或是沒有找到方法,學習有幸能來到人世間當人,最應該學習修得的「生命的學問」。

二、近代民國外交史上,非常受蔣介石重用的蔣廷黻博士,不就是如此,世人對其學問的生命評價,遠遠高過其生命的學問!

詳言之,說到蔣博士擁有之學問的生命,民國初年,有幾個人能取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,又擔任過清華大學歷史系系主任,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等顯赫豐富資歷。但是很不幸地,50歲過後,比別人多了一個老婆,而且還是曾經是他 屬下的美女老婆沈恩欽,元配唐玉瑞始終不願意放手讓位,吵吵鬧鬧20年,還鬧到聯合國而貽笑國際,最後弄到兩敗俱傷。蔣大使甚至在自己的日記(蔣廷黻與蔣介石,第444頁第六行)寫下「想到要和這樣的女子相處一生,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可怕經驗。」(To think that woman would cling to my life is simply nightmare.)

二、筆者建立紫微雲公司目的之一,透過不斷日新月異之現代科技法門佈施,傳發生命的學問,追求人生的真善美。

吾人確信我司法門會普受世人歡迎,絕對是因為我司各類產品,真實反應天地磁場,坦誠面對所有的消費者。事實上,懂得追求生命學問的人,往往是在生命之中,曾經體驗面臨最大的挫折,有的是在事業方面或是在健康方面、甚至親骨肉、親朋好友背叛傷害等等之後。

老天爺方賜給眾生機緣,打開追求生命學問的大門,現任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博士,不就是罹患淋巴癌後,鬼門關走一回,才真正懂得往生命的學問鑽研,而今更以勤於著述成書,與眾生分享其不斷得到證悟的生命學問。

三、筆者認為我和各位同修們,是非常有福報的。

因為我們不用生場大病,或是事業面臨極大危機,才能得到生命的覺醒。近代外交家蔣廷黻博士,一生為國家打無數次的外交勝仗,然而婚姻卻是他終身的痛苦,甚至婚姻的紛爭,長期困擾而導致減壽20年。

「知道」和「知識」絶對是不一樣的。

有豐富的各種專業知識,顯赫耀眼的學經歷,並不等於他的人生得道、悟道了。 筆者平日喜歡大量閱讀中外名人傳記,又有幸從事法律丶命理行業,得以閲人 無數,也比一般人更容易看到了太多各行各業的佼佼者,及有知識,但是很不知「道」的人。

按筆者人微言輕,勢單力薄,若能透過同氣連枝、理念相同的各位同修,藉紫㣲雲平台,同心協力,不分時空,隨時切磋並溝通生命的學問。

四、從我司法門的角度推論,三方四正祿權科,格局優美的眾生命盤,忌煞一定座落其他宮位上,有的在夫妻宮,有的在子女宮,或有的座在父母宮等宮位。因此夫妻、子女、父母,既然忌煞黨眾,依據「忌煞之所在,即煩惱之所在,冤親債主之所在。」的我司法門口訣,當事人肯定就要歡喜做,甘願受了。

更何況,是己身所從出之父母直系尊親屬、由己身所出直系卑親屬、或配偶等, 皆可說是眾生最親近的家人。從三世因果的角度而言,當然可以成為至親或同財共居的家人親屬,那也一定是累劫累世的因緣聚合而來。

陸、總結

一、真正的修行是依法不依人,更不必花大錢供養師父。

不管是哪一位最親近的人,給你帶來的終身的痛苦或困擾,解決之道,需要透過 好的方法,修行證悟自心,這個方法,也絕對不必用每個月,以信用卡扣款,供養某位名師。

「神」與「神棍」的差別在哪?

玄奘大學教授、法師釋昭慧在臉書分享性廣法師,日前講的妙言:「『神』是不可以收錢的,祂只吸食一點香火。 『神』一旦收了錢,就變成了『神棍』」、「收受金錢來幫人消災,總有一天會『倒頭栽』!」。筆者認為性廣法師說得太好了,太符合現世報了!

二、今天這個社會要學習生命的覺醒,成為一個非常「知道」的人,首先要懂得 心的安頓,心的安頓的前提,需要有一個正信法門,不必拘泥於是否為何種宗教,「是名佛法即非佛法,是名紫微即非紫微」,正法善法均能夠讓我們得到深刻的寧靜,心的安頓,因為寧靜,心才能如同沒有雜質玻璃水杯,有穿透性,而領悟力、記憶力、時時刻刻穩定的出現。

眾生在各種正法、善法獲得的禪定寧靜中,個體之深度無我無框與法喜愉悅,勝過一切感官的感受,將令你終身難忘,心中充滿寧靜道安。

三、幫助眾生「證道開悟」(enlightenment),必須忘記自己有過一絲一毫的貢獻。

以筆者為例,教導各位同修們,感知天地磁場的確實存在,另外,勤於努力大量 廣泛閱讀各類書籍,撰寫讀書心得,野人獻曝而已,自認為談不上什麼功德貢獻。

亦即筆者奉行,金剛經所言:「須菩提,若菩薩有我相,人相,眾生相,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」(金剛經)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