購物車

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。

若無相欠,怎會相見

若無相欠,怎會相見 紫微雲執行長:鍾世森

2019年8月13日 (星期二)

唐.李商隱《無題》詩: 「

見時難別亦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。

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乾。

曉鏡但愁雲鬢改,夜吟應覺月光寒。

蓬山此去無多路,青鳥殷勤為探看。

」 由李商隱的詩中,借景抒情,描寫春末東風漸收,百花凋零,飽受情思煎熬的人, 不禁被眼前落花繽紛,淒涼的氛圍所感染,更增添觸景生情的傷感, 道盡未來聚首不易,別離時,難捨難分的悲傷心情。

許多同修剛剛開始學習我司法門,筆者絕對不敢要求各位同修面對感情之事, 很快做到「無生法忍」,亦即要切斷一切萬緣,拔開慧劍,斬斷情絲。 其實佛法中說到的六度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。 其中就以修行「忍辱波羅蜜」最不容易。 金剛經上講:「須菩提。忍辱波羅密。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。是名忍辱波羅密。」

在佛法上認為,一切不如意就是「辱」,受一切痛苦就是辱。

論斷我司法門的夫妻宮或福德宮化忌,男女感情,想愛卻愛不到、因故或藉故分手;相愛卻無法修成正果, 有緣無份或無法結婚,遇到感情的負面人事物碰撞, 受一切感情之苦也是辱啊!

筆者認為感情之事,也是要讓我們學習六度中的布施,布施就是能夠捨, 「」並不是要捐出全部財産做公益,而是指把一切的習氣捨棄 、改變、丟掉,以轉化人生。學習放下也是捨,放下塵緣,就是內布施, 可以讓我們內心真正得到清淨,因為內心清淨,才能真正做到「持戒修行」。

筆者在論命的實務上,常常碰到感情不如意、糾結、困擾之有情眾生, 真的是「若無相見,怎會相欠」!

畢竟,生活在這個婆娑世界, 有苦有樂、有善有惡、有陽有陰。 筆者切身體會:因有幸修習我司法門,得以解脫感情的囚困,並幫助他人迅速跳脫互相欠債的感情,肯定是成佛的捷徑。筆者認為:真正充滿智慧徹底悟道的人,才曉得忍辱波羅蜜的真諦, 跟本沒有「忍」,擁有堅忍的念力和感受,就已經不再是波羅蜜,真正心清淨的人,連任何雜念都不復存在了!


相關文章

若無相欠,怎會相見 2019年8月13日 主筆: 鍾世森老師

回到 婚姻經營與婚友因子碰撞